王傳福和巴菲特在一起。資料圖片
王傳福稱不追求財富,財富只是技術革新過程中隨之而來的東西
在傳統汽車工業領域,跨國汽車巨頭在傳統燃油車核心技術如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構建的技術壁壘成為我們發展傳統汽車工業的最大障礙。中國汽車工業要想實現跨越,必須以新能源汽車作為突破口。
―――王傳福
電動車將成為重要支撐
記者:當年你一意孤行從電池領域進入汽車行業,是出于對汽車行業的興趣,還是為了實現電池的大規模量產?
王傳福:當時,比亞迪在鎳電池、鋰電池等方面已經位列世界首位,在電池產業要取得進一步的突破變得非常困難。而汽車產業雖然在世界范圍內已經非常成熟,但中國的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需求巨大,這是一個切入汽車產業的好機會。
再者,當今世界面臨“環境污染、能源緊缺、二氧化碳排放”的難題,發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的方案,而比亞迪本身在電池研發和制造領域有著堅實的基礎,因此發展電動汽車為比亞迪的兩大產業結合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合點。
記者:你對于比亞迪汽車未來的目標是怎樣設定的?如何實現?
王傳福:比亞迪汽車的目標是2015年實現中國市場第一,2025年實現世界第一。除了依靠傳統燃油車的銷量支撐以外,電動汽車將是支撐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首款F3DM雙模電動車已經在去年實現了商業化,而純電動汽車E6也正在申請工信部新車目錄,最快將于年底或明年初實現商業化。
太陽能是未來重要方向
記者:你認為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是看中了什么?
王傳福:巴菲特與比亞迪的合作并非一蹴而就。他曾通過中介機構對比亞迪進行過詳盡調查和試探性接觸。2008年7月,在基本確定了投資意向后,巴菲特通過他的助手對比亞迪的運營現狀、產業模式等進行了深入調研,巴菲特對比亞迪的團隊、生產管理、技術等方面表示出極大的認可。
我想,巴菲特選擇比亞迪主要基于三個方面:一是比亞迪高質量的領導團隊;二是強大的研發能力;三是比亞迪領先的快速充電科技,不但可以應用于純電動汽車,也可以應用于風能、太陽能方面,在未來的環保領域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尤其重要的是,巴菲特認為比亞迪電動車量產化的商業前景廣闊。
記者:為什么比亞迪要在深圳廠區內建設一個“未來村”?
王傳福:“未來村”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戰略方面的一個體現。作為世界上儲量最大、最清潔的能源,太陽能將是我們未來發展新能源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未來村”里,所有電器設備使用的電能都來自于太陽能的光伏轉換,這是未來太陽能利用的一個具體展示。
記者:你曾說過要利用塔克拉瑪干至少1/2的地方發電,具體該如何實施?
王傳福:沙漠是太陽能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如果在沙漠上鋪上太陽能電池板,將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電能不足的問題。目前,比亞迪正在公司內部建設一個一兆瓦的儲能電站,用來作為示范電站。它可以將夜間的“谷電”存起來白天用;或是將平日富余的電能存起來,到電力緊張甚至供電中斷時拿出來使用;也可將分布不均或斷斷續續的太陽能電和風電儲存下來,使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網發電更趨穩定。
財富只是隨之而來的東西
記者:有人說,作為汽車行業出現的第一個首富,你具有標志性意義,因為這打破了以往大多首富是通過資源壟斷獲得財富的局面。你對財富如何看待?
王傳福:在做企業之前,我是一名工程師,我追求技術。我希望通過技術革新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更健康。而在這個過程中,財富只是隨之而來的東西,它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記者: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總裁查理・芒格說,你是發明家愛迪生和經營鬼才杰克・韋爾奇的混合體,你認為自己取得目前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王傳福:比亞迪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首先是把握了中國良好的汽車市場發展機遇。其次,比亞迪是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的企業,依托IT領域的強大技術優勢和成功經驗,在汽車制造領域也實現了垂直整合,汽車制造產業鏈內自我供給。
記者:除了工作,你業余時間喜歡做什么?
王傳福:對我而言,最大的樂趣就是鉆研各種技術難題。我絕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工作上,享受克服技術難題帶來的快樂。
要爭當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記者:你怎么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王傳福:當今世界面臨能源緊缺、環境污染難題,而這些年傳統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是這些問題產生的重要誘因。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面臨的壓力更大,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這一問題的最好選擇,這將是未來汽車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調研,可以預見,隨著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出臺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環境的成熟,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流力量。
在傳統汽車工業領域,跨國汽車巨頭在傳統燃油車核心技術如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構建的技術壁壘成為我們發展傳統汽車工業的最大障礙。中國汽車工業要想實現跨越,必須以新能源汽車作為突破口。
記者:比亞迪的終極追求或者說你的終極理想是什么?
王傳福:比亞迪要爭當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