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鉛酸蓄電池嚴重污染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3月起行業遭遇嚴打,各地掀起整頓風暴。據中國環境保護部8月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鉛酸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再生鉛)企業1930家,其中,取締關閉583家、停產整治405家、停產610家;有252家企業在生產,80家在建。
據悉,為全面深化整治鉛蓄電池行業,《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已經起草完畢。制定《準入條件》主要是為了遏制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淘汰落后產能,加強污染治理,促進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數月前,工信部委托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著手起草《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日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秘書長徐紅表示,鉛酸蓄電池分會在廣泛征求業內外意見后,起草了《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討論稿,并已經報送至工信部相關司局。該準入條件很可能將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出臺。
據悉,該《準入條件》對新建項目從總量控制、產業布局、技術裝備、環境保護以及安全與職業衛生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新增產能應與淘汰產能加市場增量等量置換,新建項目選址“應在依法批準設立的工業園區相應的功能區內”等。
對現有企業,《準入條件》要求其應依法取得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和開展環境影響后環評,并要求其在1年內采用自動配酸、自動分板、刷板以及自動燒焊或自動鑄焊等先進技術,同時確定了現有項目的改擴建均應采用節能減排的內化技術。
國都證券研究員肖世俊認為,在環保指標的硬性要求下,預計全國現有的2000多家鉛酸蓄電池企業中,將有1000多家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將有大幅提升。由于鉛酸蓄電池上市企業大多為細分行業龍頭,在進行行業環保整頓及準入標準提升后,龍頭企業有望從行業集中度提升帶來的市場新格局中受益。
業界預計,《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一旦出臺,將使半數企業退出市場,產業集中度將大大提升。伴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和產業技術的升級,作為業內龍頭,部分鉛蓄電池上市公司的未來前景被市場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