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將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2005年版目錄相比,2011版目錄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等14個門類。作為產業投資方面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與信貸、融資、土地、電力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密切相關。新目錄的修訂意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鼓勵核電”釋放積極信號
新版《目錄》對鼓勵“核電站建設”的條目未有改變,但增換了鼓勵“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和“核電站延壽及退役技術和設備”等項目。
2.5MW 以下風機不再受政策鼓勵
指導目錄中提到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其中唯一涉及新能源的就是風電。發改委認為,如不及時加以調控,不僅將使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難,還將影響產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指導目錄中,首次明確提出鼓勵2.5MW 以上風電設備整機及2.0MW 以上風電設備控制系統、變流器等關鍵零部件。
太陽能迎來黃金發展期
新能源門類中涉及到的太陽能子項包括: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應用、逆變控制系統開發制造;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組件設計與制造;高效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工程、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鼓勵符合條件的各類光伏電池及高純晶體硅材料產業,具體要求為:單晶硅光伏電池的轉化效率大于17%,多晶硅電池的轉化效率大于16%,硅基薄膜電池轉化效率大于7%,碲化鎘電池的轉化效率大于9%,銅銦鎵硒電池轉化效率大于12%。
生物發電與生物柴油有望提速
受鼓勵類的項目具體包括:生物質纖維素乙醇、生物柴油等非糧生物質燃料生產技術開發與應用;生物質直燃、氣化發電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農林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等。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可達2,400萬千瓦。去年,發改委發布生物質發電統一執行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75元的政策,這使得大部分生物質電廠可以實現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