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鹿的奇招
來源:南京報業網-江蘇商報 日期:2011-3-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出口轉內銷大考
現實困境:
海外市場的優勢顯而易見:市場廣闊、利潤稍高,不用像在國內市場一樣進行慘烈的拼殺。可如今,出口不行了,回過頭來內銷又怎么做?
2008年,在雙鹿電池的大事記上不可忽略的一年。一向在出口市場活得風生水起的雙鹿電池從2007年開始,感覺到了市場大環境的壓力。金融危機、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國家政策的變化……雙鹿把目光從海外市場轉向了國內市場。
樣本解讀:
出口轉內銷,說說容易做起來難,這幾乎是金融危機后眾多外貿企業的共識。其實雙鹿轉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設立寧波雙鹿經貿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國內市場銷售是雙鹿走出去的第一步。依托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100余個經營部、分公司逐步到位,辦事處遍地開花。通過這種方式,雙鹿得以快速滲透到每一個城市。
對于雙鹿的內銷策略來說,不缺市場,但缺營銷。與搭建渠道構建同時進行的是包裝的徹底變革。
雙鹿首先將產品由原來的塑料紙殼外包裝,換成了和占據國內堿性電池大半江山的洋品牌一樣的鐵殼外包裝。接下來是如何撼動洋品牌在國內已經具備的知名度。依靠巨額的廣告轟炸方式來塑造品牌并不是最佳選擇。雙鹿最后在電池上貼上了價值一分錢的“電話防偽碼”。這招“偷襲”居然成功了,雙鹿初步吸引了消費者的眼光。
為了強化品牌形象,雙鹿實施了以“超越工程”命名的品牌形象策劃工程。其中最大手筆的,自然是從2000年開始冠名“八一”男籃。
此后雙鹿順勢從最初的吸引球迷參與過渡到以雙鹿網站為平臺,以零售終端、大賣場為主戰場的營銷大事件。全國250個直營賣場一次次被帶動起來,歷來為商家必爭之地的賣場就此被雙鹿拿下。應該說,市場的銷售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10年,在堿性電池這片“紅海”中,雙鹿做到了20個億。
上一篇: 鉛晶電池 走向世界舞臺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