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在线直播_神马电影院选_日本黄色逼逼图片视频网站_国产9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产无码?v永久不卡_手机看片就来星光影院!_中文字幕最新中文字幕_日本纯H无遮挡动漫丝袜在线观看_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毛片_六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全球電池網 | 供應 | 求購 | 企業 | 招商 | 資訊 | 展會 | 人才 | 電池論壇 | 電池品牌 | 采購中心 | 產品大全
E電通服務 建議
資訊
登錄 注冊會員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廢舊電池>正文
“兩型”試驗 有償回收廢電池
來源:武漢晚報 日期:2011-12-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3年多來武漢敢為人先,先行先試,交出一份漂亮的“兩型”“答卷”——從工業生產,到百姓生活,隨處可見“兩型”烙印。武漢這座百湖環繞的老工業城市,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低碳發展的“兩型”之路。

藍綠交錯的生態“奏鳴”

湖泊是城市的一彎“明眸”。然而,碧水藍天,曾是百湖之市武漢的一個遙遠夢想。啟動兩型社會建設以來,武漢市委、市政府多番調研形成決議:湖泊截污,清水入湖;污水集中,達標排放。一疏一堵,讓湖泊重生。目前,全市290個排污口先后截污,19座污水處理廠先后運行。僅僅截污還不能解決湖泊生態修復的問題。繼漢陽“六湖連通”動工后,東沙連通工程楚河隨后竣工。明年,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工程的第二個啟動項目——青山港綜合整治工程將于明年啟動,從而揭開大東湖生態水網與長江連通的序幕。如果湖泊是城市的眼睛,那么綠樹則是她的心肺。至2015年,一條長達780公里的城市綠道,將為武漢構筑一條“綠色圍欄”。屆時,人們借助自行車,挽手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穿行于城市綠道,名勝古跡、自然風光穿插途中,一覽無余。

工業向“循環”要效益

近3年來,空氣清潔連續被列入市政府為民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武漢工業每年產生800余萬噸固體廢棄物,其中粉煤灰就占300余萬噸。昔日這些灰燼多填溝埋湖,耗費寶貴的土地資源。青山熱電廠的粉煤灰,曾將岱家湖堆成岱家山。如今,武漢全面關閉黏土磚廠,被用作新型墻磚的粉煤灰成了“香餑餑”。春筍墻材等10多家建材企業一年吃掉60余萬噸。灰山被挖光了,岱家湖生態公園即將重現粼粼波光。大型企業能源互供。武石化利用青山熱電廠蒸汽,青山熱電廠利用武石化廠油焦替代燃煤,武鋼-武石化余氮利用,武鋼廢鋼渣深加工……今年6月30日,全國首家城市礦產交易所在青山區“開張”。 工業化和城鎮化中廢棄的廢舊機電設備、金屬、塑料等“垃圾”,被作為“放錯了地方的寶貝”,重新循環利用。該所初步估算,到今年年底交易量達到10至20萬噸,交易額達到5至10億元左右。三年內交易量達到100萬噸以上,即全市固體廢棄物1/10都在這里交易。

綠色生活深入人心

2009年武漢啟動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系統,1100個站點在全市鋪開,投放5萬輛自行車供市民免費騎行,眼下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免費公共自行車項目。350臺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每天載幾十萬市民穿梭三鎮。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火車站建成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年發電1150萬度。漢口江灘、東湖路等近萬盞風光互補的綠色照明燈點亮江城夜空。以前,武漢居民家中普遍用的是便宜的白熾燈,政府自掏腰包買入幾百萬只節能燈管,低價賣給市民。一支飛利浦8W的節能燈,市場價10元多,而賣給市民只要3元。

廢舊電池原來只能丟棄,每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2008年10月起,武漢全面實行廢舊電池有償回收,中百超市的上百家店內,一節廢舊電池折算成一角錢以換購商品。廢舊電池再回收提取金屬,此環保處理模式走在全國前列。環保政策讓百姓受益,也讓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環保。為減少塑料袋使用,常青花園居民董少蘭等10位老大媽用舊衣服等改制成布袋子送給街坊,這一行動很快演變成全市性的“袋袋相傳”活動。曾經“老土”的布袋子重新回歸生活時尚。

5個社區、2家圖書館組成的“綠色換書聯盟”,倡導誠信交換模式,讓閑置圖書重新發揮“余熱”,循環“漂流”到需要它的人手中。百步亭社區居民楊光杰將抽油煙機內的廢油取出,混合水、燒堿等化學物質,融合成肥皂。老楊算了筆賬:每戶每個月可回收200克廢油,全市一年最少可收250多萬公斤!

志愿者在行動

創建“兩型”社會,百姓是核心參與者,也是最終的受益者。為此,本報與武漢市發改委(兩型辦)聯手發起“呵護江城”公眾環境調查,通過本報的影響力,號召百姓自己策劃環境調查的對象、方案,組織調查團隊,實施調查全過程,政府給予資金補貼,攜手“呵護江城”。

令人欣喜的是,“呵護江城”吹響“集結號”,公眾一呼百應,熱情高漲。來自15個民間環保社團的15份受資助的調查項目中,既有對東湖、漢江、蓮花湖等水文環境的熱切關注,又有對湖底生物、候鳥種群的解密科普;既有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防范,又有團隊跟汽車尾氣、空調溫度較真;亦有人希望通過深入淺出的游戲、競賽和宣講,讓“兩型”種子在社區“落地生根”。近一年時間里,“呵護江城”的參與人群從中學生到博士生,從孩子到老人,相互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參與兩型實踐;顒尤缁鹑巛钡亻_展實施,也彰顯了本報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上一篇: 上海將強制回收廢電池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