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孚集團董事長張根發
8月12號,在齊齊哈爾舉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會議上,張根發就有關太陽能電池技術淺談如下:
自主研發高效太陽電池
太陽能電池技術是我們聯孚新能源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在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上,聯孚集團非常重視產、學、研相結合,先后與中科院上海太陽能電池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大學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聯合成立了《中科-聯孚汽車太陽能電池聯合實驗室》,組成了由中科院院士領銜的光伏技術高級研發團隊。主要致力于高效太陽能電池、高效聚光太陽能電池、汽車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推進高效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等課題。
聯孚集團以高效多結太陽能電池和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為主要突破點,并結合太陽能電池在汽車上的應用為目標的發展戰略,重點研究開發高效多結太陽能電池,目前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逐步開始實現量產,并推向市場。
我們研制開發的高效太陽電池和CdTe薄膜電池擁有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通過研究人員多年的技術攻關,掌握了高效太陽電池的高效絨面制備、外延層晶格匹配、多層疊加三大核心技術。高效太陽電池的實驗室效率已達到27%,擁有12項國家發明專利。目前,高效太陽電池和CdTe薄膜電池項目已完成小批量、中試調試試驗,并已具備了批量生產的能力。產品經過國際權威機構的檢測,已達到了IEC61215、IEC61730等國際標準要求。高效太陽電池項目已成功申報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電電混合技術優勢
在自主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基礎上,聯孚創造性的提出電電混合的技術路線,也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和蓄電池中的電一起,來驅動汽車運行。
具體說就是:聯孚開發的高性能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于太陽能電動汽車上,太陽能系統可以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因此,三模太陽能汽車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太陽能優先為汽車提供電能,電能不足部分由車載的蓄電池系統補充提供電能。通過太陽能系統與蓄電池系統聯合供電,提高了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在車輛停止過程中,如果蓄電池電量不滿,則太陽能發出的電量直接送入蓄電池中儲存起來,供車輛行駛中使用。當光線不足時,控制器將太陽能系統切斷,防止蓄電池對光伏系統反向充電。增加太陽能系統后,可以減少使用蓄電池的重量250公斤。
目前,聯孚太陽能電動汽車已進入大規模產業化生產階段,處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地位。利用太陽能產生的電能為蓄電池補充能量,提高電動車的續駛里程,彌補了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短的缺陷。
在積極開發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同時,聯孚還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投入力度。目前,聯孚集團擁有國內規模較大、技術力量較強的電動車產品的技術研發中心—-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發中心,是目前國內民營企業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已被認定為“上海市企業技術開發機構”。
三大核心競爭力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聯孚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術,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聯孚具備自主研制和開發太陽能電動汽車、整車控制系統、電驅動系統、底盤系統、太陽能系統及車身系統總成等能力,在整車系統匹配方面具備獨立自主的開發流程。
此外,我們還掌握了研制和生產電動車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包括控制器、接觸器、加速器、DC轉換器等技術。公司第一代的直流它勵控制器已投入生產,第二代直流串勵控制器已經研制完成并進入試制階段。
二是具有強大的機械設計和系統匹配能力。上海聯孚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發中心目前掌握多平臺機械設計能力,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應用PROE或CATIA的不同三維設計平臺進行結構設計,目前已開發十幾款車型提供市場需求,大量的實踐和經驗積累,保障了公司較強的技術實力來和同行業競爭。
三是擁有多項新能源汽車及太陽能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掌握了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整車控制技術、車用電機技術、高效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制備、太陽能電池應用等多項核心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26項,其中已授權12項。集團所有新能源車輛類產品、光伏電池類產品所有的技術都是自主開發的,擁有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
我們非常幸運,趕上了國家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好時機。政府堅定的決心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給了企業很大的信心。我們相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美好的明天,而中國快速發展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電池產業將為其助跑,兩大產業將實現齊頭并進,共同發展。我相信,中國必將在新能源發展,尤其是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道路上領跑世界。
今天我代表聯孚集團占到這個臺上來和大家介紹自己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也是因為我們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能力為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動力,用我們的力量,幫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更快的領跑世界。請大家記住聯孚集團的口號,也是我們的目標:聯孚新能源,地球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