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院開發新電極結構 能力超普通微型電池2000倍
來源:全球電池網 日期:2013-9-13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自組裝電極結構,可使鋰離子電池能夠存儲和超級電容器一樣甚至更多的能量,輸出能量達到7.4mW/平方厘米/微米,是其他微型電池的2000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題目為《帶有交叉三維雙連續納米多孔電機結構的高能鋰離子微型電池》。
大功率輸出和相應的快速充電能力得益于帶有工程孔的電極。這些孔并非隨機產生,而是通過如下步驟制成:首先由膠體溶液自堆積形成1.8微米直徑實心球,然后在球體附近的網眼狀空隙上電鍍鎳等金屬,接著將實心球進行融化或分解,最后對剩下的金屬網格進行刻蝕以形成所需結構,并涂覆電極材料。在伊利諾伊大學實現的電池單元上,材料間隔排列在平面上(這也是為什么上面提到的功率度量不是按立方計算),并浸在電解質中。
更多關于結構的說明可參照之前發布于《自然》的論文,題目為《三維雙連續超快充/放電體電池電極》,其中對電池充放電率為400C(鋰離子電池可在2分鐘內達到總電量的90%)和1000C(鎳氫電池)進行了描述。
【投稿聯系:周小姐 0571-81389937 采購電話:0571-88939068 采購QQ:
廣告QQ:
】
上一篇: 泥土里獲取微生物燃料電池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