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復旦大學研發的一種新型水鋰電池,只要花10秒鐘充60度電,就可以讓新能源電動汽車跑上400公里。
據《新聞晨報》報道,復旦昨天發布的該項科研成果,于近日在《自然》(Nature)雜志子刊《科學報道》(Sci.Report)刊發。而該科研成果將有望解決目前全球躊躇不前的電動汽車產業的主要障礙,為新能源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型水鋰電更耐用從新能源汽車、手機、電腦到大型機械設備,現代社會生活的許許多多新奇裝備是由鋰電池驅動的。但是,傳統方法制造的鋰電池成本高,對生產條件要求高,并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已成為現有電動產品無法大規模推廣的主要阻礙。普通老百姓對于鋰電池的要求無非是更安全、更耐用、更方便。近日,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子刊《科學報道》刊發了復旦大學吳宇平教授領導的課題組關于水溶液鋰電池體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研發的新型水鋰電,可以大幅降低電池的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從而使電池充電時間更短,儲存電量更多,耐用時間更久。用吳宇平教授的話來說,用這種電池充電只要10秒鐘,充入大約60度左右的電,就可以使一輛新能源電動車連續跑上400公里,而現在市面上售賣的電動車出行距離為150-180公里。如果將新型水鋰電池應用于手機中,待機時間可以比目前的手機待機時間延長一倍,充電時間則只要喝一杯茶的工夫。
已有國外機構有合作意向據吳宇平教授介紹,水鋰電是當今鋰電池研發的前沿和方向之一,它是用普通的水溶液來替換傳統鋰電池中的有機電解質溶液,安全性能高,不會起火。此外,新型的水鋰電采用水溶液作為電解質,阻燃性增強,使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容易發燙發熱,安全性能和成本較現有的鋰離子電池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吳宇平打趣地說道:“你可以把他形象地想象成鋰離子的電位經過膜,一下就到了負極,然后又直接從負極回到正極,就好像人跨過任意門可以直接在地球和外太空之間往返。”
復旦研發出該成果后,已有國外能源機構提出了合作意向。吳宇平教授表示,希望這一成果在國內汽車企業中率先實現產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