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蓄電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含鉛及含塵廢氣,排放到大氣中,對人體健康構成很大威脅。為此,市環保局近日公示上海市地方標準《鉛蓄電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相關單位征求意見。記者了解到,本市是國內較早針對鉛蓄電池行業特點制定地方標準的城市,對于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參考了國內外同類標準的最嚴格限值。
目前僅2家企業在生產
全球主要鉛蓄電池廠商近年來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近10年來,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產國。相比2005年,2010年鉛蓄電池產量增長近4.8倍。截至2010年12月,本市鉛蓄電池生產及組裝企業共計18家。目前僅兩家企業在生產中,其余企業均停產。
據市環保局科技標準處孫志良介紹,目前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大多數城市,鉛蓄電池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均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由于該標準并非針對鉛蓄電池行業特點而制定,且頒布時間較早,已不適應鉛蓄電池行業污染控制要求。在制定《鉛蓄電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時,課題組收集了上海全部鉛蓄電池企業的相關環保資料,并對3家規模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和1家典型鉛蓄電池組裝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征求意見截止到4月5日。
要求廠方無自然通風窗戶
鉛蓄電池生產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鉛及其化合物、硫酸霧。孫志良告訴記者,在制定污染物濃度限值時,該標準參考了國內外同類標準中最嚴格的指標。在排氣筒污染物排放限值方面,鉛及其化合物、硫酸霧和顆粒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分別為0.1毫克/立方米,5毫克/立方米,20毫克/立方米。
同時,標準還規定了企業邊界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鉛蓄電池企業中所有涉鉛工序布置在獨立、密閉的聯合廠房內,廠房無自然通風窗戶,全部通向環境的通道門戶保持常閉,以減少人流和物流向外攜帶含鉛污染物。根據測算,實施該標準后,上海的鉛排放量、顆粒物排放量和硫酸霧排放量分別可減少86%、83%和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