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正充著電呢,可出了門才想起來,一充就是好幾天,要是爆炸了怎么辦?”這是長假期間最困擾陳先生的一件事,玩也玩的心神不寧,直到回家看到手機好端端在那兒,一塊石頭才落了地。持續給手機充電會讓它成“炸彈”嗎?
“新買的手機只剩一格電了,聽音樂打游戲,把電量耗光后再充電。而且前三次充電要充滿10-14個小時,這樣才能讓電池耐用。”這些是靠譜的做法嗎?
日前南京理工大學化學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關于手機電池的有趣實驗,揭開了手機電池的若干真相。
實驗一
長時間充電會不會爆炸?
■實驗過程:對兩塊鋰電池進行了12小時以上的充電。一塊是正規的電池,保護電路完好,一塊是保護電路被損壞的。
■實驗結果:電路保護完好的電池沒有發生變化,不僅沒有發生燃燒或爆炸現象,且電池容量也沒有受到影響。而保護電路損壞的電池,隨著充電時間的延長,溫度會越來越高,超過100度以后還發生了可怕的爆炸,氣體充滿了整個實驗用的密封空間。
■專家解釋:
南理工化工學院朱俊武教授說,鋰電池在進行充電時,通常都會有保護電路對其進行保護,防止出現過電壓、過電流等情況對鋰電池造成損傷。“這種保護不僅電池會有,通常現在手機等智能電子產品也會自帶,當電池充滿時,保護系統會自動識別,由大電流轉為小電流,這樣手機就充不進電了。”因此如果鋰電池在充電器和保護電路沒有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徹夜充電是不會造成損傷的,也不會引起電池的起火、爆炸。“至于媒體報道的手機持續電池曾引起爆炸的情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保護電路損害了,要么是電池受到外力沖擊,如摔壞了;另一種是曾處于100度左右的高溫空間里燒壞了。”
■結論:正規鋰電池可以長時間充電,不會爆炸。
■特別提醒:
朱教授說,手機用戶一定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電池,并使用標準充電器,避免危險的發生。此外不要在高溫條件下長時間給手機充電,因為手機電池工作的最佳溫度是20度——35度,否則會影響電池壽命,對正負極造成永久的損傷。平時我們在充電時,也應該放在易散熱的地方,比如不能放在被窩里充電。而電池的電路被損害了肉眼看不到,那么如何判斷你的手機電池已經“報警”了呢?“平時我們在使用手機時,也要注意手機充電時出現的一些異常情況,如才充一會就很燙,或者電池表面原本平整的,可出現了鼓包,這表示你的電池電路很可能已被損害,應當立即更換。”
實驗二
新手機充電要不要耗光再連續充14個小時?
■實驗過程:實驗人員分別對鋰電池和鎳鎘電池連續進行了5次不規則充放電:譬如沒耗光就開始充,充到70%就停止充。同時也給這兩種電池進行了滿充滿放的規則充電實驗。實驗共持續兩天時間。
■實驗結果:充放電的曲線結果顯示,連續5次的不規則充放電后,鋰電池的容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而鎳鎘電池的容量發生了明顯下降。
■專家解釋:
南理工化工學院朱俊武教授說,電池有個特性叫記憶效應,例如前幾次充電時,如果只充到60%就停止,那么以后充電時,電池將會記憶住這個容量,認為只要到60%就滿了。這個實驗證明了,鎳鎘電池具有記憶效應,也就是如果前幾次都沒有充滿,那么以后也就只能充到這個量了。而鋰電池則沒有記憶效應,首次充電不需要充滿10-14個小時,以后使用過程中,也可以隨充隨放,不會影響容量。我們現在的手機已經普遍都是用鋰電池,因此充電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不必太小心翼翼。
■結論:想怎么充就怎么充,不必“伺候”得那么仔細。
■特別提醒
不過現在剛買的智能手機,朱教授建議前幾次也最好全充全放,“原因不在電池,而在于手機,因為很多智能手機本身有識別系統,能識別電池容量,如果第一次沒充滿,手機識別系統認為這個量已經滿了,下一次再充到這個量時保護電路會自動起作用,不讓你再充了。另外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接口一樣,也不要用不同品牌的充電器。因為即使接口一樣,但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系統不同,保護電路的方式也不同,應急充電可以,但最多半小時一小時,不要持續時間長,否則可能會造成故障。
關于手機還有這些傳言
聽聽專家怎么說……
1 充電的時候輻射特別強,千萬別放床邊
南理工化工學院朱俊武教授:輻射多少會有一點,但也沒那么可怕。手機在充電時產生的輻射量的確會比平時狀態大一點,充電器也可能會有輻射。充電時最好不要放床頭,離遠一點比較好。
2 睡覺時千萬不能把手機放枕邊當鬧鐘,否則輻射會讓你睡眠質量變差
專家:實驗證明,手機放在枕邊時產生的輻射量和一臺收音機差不多,但當有來電時,輻射值會瞬間升高4倍。尤其是手機屏幕即將亮起的那一刻,因為手機與網絡基站相連的瞬間輻射值最高。
3 每天打手機超過1小時,可能會導致腦瘤
專家:通過對小白鼠的實驗證明,長時間接受手機輻射的小白鼠的確受到一定影響。但對人的實驗表明沒有受到影響,腦電波數值正常。這是由于小白鼠腦容量比人小多了的緣故。而且通過對腦瘤病人的調查,也證明了與使用手機沒有關聯。但建議每天手機通話不要超過1小時。
4 現在有不少手機省電軟件,比如某品牌電池醫生號稱通過對充電過程的優化,來達到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效果。靠譜嗎?
南理工化工學院徐森老師:從理論上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及實驗數據來證明這一點。現在的鋰電池已經相當人性化了,按說充電方式的變化對壽命不會有多大影響。有些手機軟件有省電模式,如電池到一定數值時會自動調整亮度,這是靠譜的。
5 智能手機電池容量普遍比按鍵手機小,像“蘋果”一天不到就沒電了。
南理工化工學院朱俊武教授:不是電池容量小了,而是智能手機費電的渠道太多,比如觸摸屏費電,再打打游戲什么的,肯定比按鍵手機電量用的快多了。
6 手機充電器插在插座上摸著可能會觸電
專家:手機充電器包括座充和電源適配器(俗稱線充)。座充是指輸入交流電后,獨立對手機電池進行充電的器具,線充是指輸入交流電后,通過與手機配合,對手機電池進行充電的器具。抗電強度不合格的產品易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如果充電器的塑料外殼松動并脫離,使得內部件外露,在此情況下接觸到正在充電過程中的充電器,可能引發觸電危險。
7 手機用電腦USB接口充電容易漏電麻手
專家:當Iphone4S,IPAD或者其他能通過電腦USB口充電的手機,有時候大家會感覺到有麻手,漏電的感覺,這是因為你的電腦,或者與電腦連接的顯示器的供電電源沒有地線造成的!解決方法就是注意使用國標電源線,不要使用2孔沒有地線的插頭給電腦供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