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頻發的鉛污染事件使得整個社會上下都如臨大敵。人們的環保逐漸意識提高,行為也更加自覺。大家都在呼吁用過的電池不能隨意丟棄。那么手機的廢舊電池又該如何處理?
國家環保局方面稱:如今我國對于廢棄電池處理的態度是不鼓勵集中處理,可隨生活垃圾散棄。據稱,電池產品可分為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電池和鉛酸電池三類。為了解決廢舊電池的污染問題,我國開始積極開發對環境危害小的綠色產品,從源頭實現電池“無汞化”。
中國輕工總會、原國家環保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等9個部委于1997年12月31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限制電池產品汞含量的規定》,要求到2002年1月1日,禁止生產和銷售汞含量大于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到2006年1月1日禁止在國內生產和經銷汞含量大于電池重量0.0001%的堿性鋅錳電池。據稱,自電池的“限汞令”發布之后,目前正規電池生產企業生產的電池已經基本實現無汞。2003年10月9日,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目前,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一次性電池。”
此外,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于2008年6月6日下發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鎳鎘電池和氧化汞電池可以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以上規定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專家科學論證后的要求,廢舊電池可以不進行統一回收處理,市民可以將廢舊電池分散投入到正式的生活垃圾收集箱,與生活垃圾一起進入我市的正規生活垃圾填埋場,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北京市環保局固體廢物和噪聲管理處處長王春林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國家已經出臺政策不鼓勵集中回收廢棄電池并可隨生活垃圾分散丟棄,但在有些專家看來,電池污染的危害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固廢處理的張付申博士則表示,廢棄電池如果分散丟棄的話,造成的污染將無法檢測,對于環境的危害也不可知,有可能這些電池的污染會存在一個潛伏期。因此,最好還是要對廢棄電池進行集中回收,集中處置。
“國外對于廢棄電池的回收處理還是本著資源回收利用的原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說,但與此同時他表示,在我國對于廢棄電池尤其是一次性電池回收處理的企業卻很少。他分析說,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在廢棄電池尤其是一次性電池和扣式電池處理方面,產生的收益很少,甚至遠遠抵不上成本,除非是有政府補貼。否則“無利不起早”,沒有企業會去做這種虧本買賣。而且在廢棄電池處理設施的投入巨大,并沒有多少企業愿意甚至有實力去投入。
對此,王春林說,以目前的情況看,電池回收處理成本較高,政府如果不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補貼,企業很難生存。“這需要建立一個良性的可持續、可操作的機制,不是政府投資建一個廢棄電池處理企業就完事了,這跟國家的產業政策、技術要求、法律政策都很有關聯。”
目前國內并沒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機制。電池回收處理要形成良性的循環,從源頭的電池回收和垃圾分類到技術研發和最后的垃圾處理,環環相扣,這期間需要有老百姓生活電池收集習慣的養成以及國家產業化政策的支持。但現在一些企業看不到效益,覺得做這個沒前景,因此也就不會冒險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