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正等待宣判。頻繁的鉛污染事件之后,數百家涉嫌污染企業被政府關停,新的行業準入條件即將出臺。但一些環保組織認為,這個行業離皆大歡喜的結局尚早。
10月27日,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發布了《中國鉛電池制造和回收行業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報告,指出鉛酸蓄電池行業規模龐大,但回收嚴重跟不上。
報告中說:“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建立一個回收廢舊鉛酸電池的綜合網絡。政府監督的缺失,以及缺乏有組織的回收系統,導致小型回收工廠大量出現。”
報告稱,雖然中國有《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循環經濟促進法》,但沒有具體的條款來執行,沒有規定哪個政府部門監督收集、哪個部門處罰違規企業。
據中國再生資源協會網站今年4月資料,中國有300多家再生鉛企業(主要從事鉛蓄電池回收),其中有一半屬于無證違規經營,投入成本更是低至5-10萬元;90%以上不符合國家鉛鋅行業準入條件。而根據國家規定,一家正規的鉛蓄電池回收企業至少需要投資2億元。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鉛電池制造國家。從2004到2010年,中國的鉛電池產量增長了133%。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主任帕瑞·格茨菲爾德介紹,中國鉛電池產量已占世界的45%。但該報告指出,中國再生鉛冶煉廠的平均鉛回收率是80%-85%,不及發達國家95%的回收率。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過度暴露在鉛環境中的1.2億人口里,最嚴重的案例9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鉛電池的生產、冶煉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但這些國家普遍缺少收集和回收設施,以及健康監督機制。” 帕瑞·格茨菲爾德說。
中國近年頻發鉛污染事件。自2009年,已有30多起嚴重鉛中毒事件曝光。2009年發表在《環境科學》(Science Total Environment)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24%的兒童血鉛水平超過了WHO確定的警戒標準。兒童已經成為鉛污染的主要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