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啟動,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敬忠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補貼啟動后,新能源汽車價格仍然偏高,而電池成本是導致新能源汽車價格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電池租賃模式如果推廣開來,將進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成本。
電池租賃模式降低成本
問:怎么看補貼對消費者購車的影響?
王敬忠:老百姓會衡量買燃油車劃算還是電動車劃算,大部分人還是存在顧慮。一輛電動車大概將近30萬元,補貼5-6萬元,還要20多萬元,對消費者來說,一次性投入就比較大;而十幾萬元就可以買到很好的燃油車。當然,用電可以節省下來一部分錢,平衡點在5年左右,對大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對于手頭不夠寬裕的消費者,一次性投入這么多,還是困難。
從電動自行車的發展歷程看,鋰電池比鉛酸電池的一次性投入高1000元,起步階段的時候,消費者不太容易接受,等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后,就更愿意選擇高性能的鋰電池。電動車的普及也有這么一個過程。
問:政府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
王敬忠:現在電池價格高是導致電動車價格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政府可以支持一些關鍵材料行業和電池行業,讓電池的質量更高、實現大規模生產,這樣成本會降下來。當然,一些配套設施也要跟上,如充電站。
經研究,我們認為電池租賃是一個比較現實可行的、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的一個方向。如果全國都普及開來,電動車的成本還得降低。
磷酸鐵鋰降價空間大
問:電池是一個關鍵零部件,將來哪種技術路線會成為主流?
王敬忠:鋰電池今后應該是一個發展方向。鋰電的質量比較輕,充電次數比較多,特別是磷酸鐵鋰。鋰電池經歷了好幾個發展階段,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現在又到了磷酸鐵鋰。
磷酸鐵鋰的安全性和循環次數都要高出很多,錳酸鋰500次都達不到,磷酸鐵鋰1000次能夠保證。三元材料的安全性還是有問題。磷酸鐵鋰的問題是成本高。很多廠商都在做,但是量不大,下一步量上來,價格可以比現在低一半。還有一個問題是專利掌握在別人手上。
問:磷酸鐵鋰和其他電池部件的上游有哪些關鍵的材料?哪一塊附加值最高?
王敬忠:電池有正極材料,比如磷酸鐵鋰;有隔膜,現在這一塊問題比較嚴重,自己生產的質量不行,不能用到好的電池上,大部分是進口;還有電解液,國內基本能夠生產。生產磷酸鐵鋰首先是鋰,提取鹽湖里面或鋰礦里面的鋰生產碳酸鋰,最后做成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電池成本里面占的比例最大,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隔膜占百分之十幾到二十。目前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的環節價格賣得較高,但是長遠看新能源汽車需要大面積推廣,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不可能擁有超額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