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手機和電池就好像領了結婚證一樣,某種型號的手機只能與和它匹配的電池一起使用,如果哪天手機報廢了,可憐的電池也只有“被迫下崗”,失去存在的意義。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隨著換下的手機越來越多,相配套的電池也被一股腦兒地打入冷宮,多年積累下來,廢棄的電池不知凡幾,更有些電池甚至還沒用過幾次,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我國手機用戶約7.8億,每年新增用戶1億左右、更換的手機電池約有2到3億。有人估算,我國每年僅由于更換手機電池造成的浪費就高達幾十億元,由此產生的固體電子廢棄物給環境帶來的負擔更是不可估量。更有甚者,由于市場散裝手機電池缺乏統一標準而引發的一些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近日有媒體報道,手機電池的標準化又有新進展。那么,統一標準的推行究竟有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一旦推行,它又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 消費者說 ————
通用電池方便又省錢
“手機電池統一標準的推行會給我們普通消費者帶來很多好處。”內蒙古消費者徐振飛告訴記者,“從2002年到現在,我換過七八個手機,既有主流品牌,也有非主流品牌。但是手機電池不能通用給我帶來了很多麻煩。只要一換手機,我就得跟著換電池,舊手機的電池馬上成了擺設。”
“另外,備用電池我都買國產的,因為一塊容量、質量都不錯的國產電池只賣到原裝電池的三分之二到一半的價格。要是執行了統一標準,原裝電池的價格一定會大幅下降。”
巨大利潤可能阻礙標準的推行進程
針對這一問題,許多網友進行過熱烈的討論,一位水木社區的網友說:“很多手機電池明明型號、外形差距非常小,尺寸相近,容量相同,其他參數也類似,可就是不能通用。”不少網友推測,生產廠家在電池等配件上存在的巨大利潤可能會阻礙標準的推行進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費者兼手機發燒友談了自己對手機電池統一標準在推行上的看法,認為盡管這一標準能帶來很多好處,但更面臨多方阻力。
“首先是一些大廠和電池供應商的利潤會受影響,因為通用之后勢必會減少電池的消耗率和購買率。其次是一些手機生產廠家和開發機構,因為要使用通用電池,他們可能需要重新修改已經設計好的手機外殼和模板,這筆研發費用不菲。最后,電池的通用不利于廠商把持電池型號標準,占據上游市場,維持高利潤。因此即便標準頒布,也會遭到廠家的陽奉陰違,手機電池統一標準困難重重。”
———— 業界聲音 ————
統一標準能提高電池生產效率和銷量
針對統一標準對電池生產廠家帶來的影響,記者采訪了國內知名的手機電池生產企業飛毛腿電池公司和手機生產商聯想集團。
根據飛毛腿電池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張皓介紹,目前飛毛腿公司生產的電池大概有400款。張皓說:“如果生產的手機電池型號過于繁多,肯定會對單款電池的產量造成影響。如果我們生產單款電池,可以實現整個生產線從頭到尾的全自動化,但事實上,我們生產多種不同的型號,于是生產線就要頻繁換線,因此有的型號一天才能生產幾千片電池,影響非常大。如果只生產單款電池的話,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10萬片電池,一天的總產量會超過100萬片。”另外,張皓透露,目前飛毛腿公司生產的普通手機電池成本是20塊錢,智能機的電池因為要加入通信芯片,所以成本要高一些。
對于工信部正在制定的手機電池統一標準,張皓表示,中國人消費手機的壽命不到1年,而電池的壽命則是3年。電池通用之后,必然可以節約資源,同時還能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使產能的相對成本降低,這樣一來我們的銷量至少會增加50%。不過,如果標準中只規定四到五種型號的話,我覺得種類還是太少了一些。
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系統設計部標準化處的經理則告訴記者,目前聯想手機配備的電池型號主要有七八種,由三家電池封裝代工企業完成制造。他認為,“如果手機電池的型號過于繁多,會對企業的供貨彈性和運作效率造成影響。使用通用的標準電池則比較有利于成本控制。……總體來說,標準的推行對于我們企業的利潤幾乎沒有影響,同時又有利于企業運作,因此聯想集團會大力支持這項標準的推行。”
標準推行難在哪兒
對于手機電池統一標準的推行,兩位受訪者都認為雖然存在一點難度,但整體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
張皓說:“難度還是有的。首先,通用電池的推廣可能會給手機外形的設計帶來限制。其次,許多品牌的手機電池都有內部通用性,在制定
統一標準的時候,如果采用諾基亞的標準,那么三星等其他廠家的接受度肯定就不高,究竟依照什么標準,在制定規格的時候顯得比較微妙。最后,每個品牌的手機電池設計標準都是廠家決定后在全世界通行的,如果中國推行了統一標準,那么這些廠家就要對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做出特殊的設計,這其中的調整時間會比較長。”
聯想移動的受訪者也提到:“工信部的這項標準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調研工作,我們公司一直在跟蹤和參與這項標準的制定。但是推進電池行業的標準化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手機是一個電子消費品,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外觀設計需求會與電池標準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時電池的安全性以及電池標準化后的市場監控問題也是一個難點。”
但是盡管存在上述諸方面的困難,兩位受訪者仍然認為手機電池統一標準是大勢所趨。
———— 專家觀點 ————
這項標準是推薦性而非強制性的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手機電池種類繁多,不同的手機電池不僅大小尺寸、厚薄寬窄不盡相同,甚至電壓也不太一樣,觸點的位置更是千奇百怪,尚未出臺的統一標準主要從電池電壓、物理尺寸、觸點位置以及安全問題(包括防火、防爆以及過充保護等)等幾個方面對手機電池做了規定,依照此規定,標準化的手機電池將會分為四到五種不同的型號。
“這個規定主要面向電池生產廠和手機整機的生產企業。我們的預想是,凡是符合標準的通用規格電池,都將在產品上打上標識,用以區分不同的電池型號。”何桂立介紹說,“需要指出的是,這項標準并不是強制性的,而是推薦性的,它只起一個引導作用,我們還是希望通過市場選擇機制來推廣這樣一個標準,采用通用型電池的手機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因此,這項標準的推行并不意味著所有手機都必須使用通用電池,對于手機生產企業來講,只是在選配電池時多了一些選擇,如果受到外形等方面的限制也可以使用特種電池,當然事實上這項標準對于手機的外形并不存在任何限制。總之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標準的推廣逐步在業界形成共識,達到我們大家所希望的節約、環保、易用等目的。”
標準制定進程處于暫時停頓狀態
有專家稱,“手機電池的核心部分電芯的成本大概在10-20元左右。”市面許多大品牌的原裝電池往往賣到一二百元的高價,不難想象,這其中包含多大的利潤。何桂立認為,“如果能夠采用通用手機電池,電池的售價肯定會降低,這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福音,同時也會受到眾多生產手機電池和整機的民族企業的歡迎,因為,這樣可以降低成本和經營風險。”
關于工信部何時能完成這項標準,何桂立表示具體時間還不能確定,“我們的研究工作并沒有停止,但是由于一些情況,這項標準的制訂進程處在暫時停頓的狀態,只有等到時機成熟了再啟動進程……目前技術上不存在障礙。”另據可靠消息透露,這項計劃進程的暫停源于來自一些方面的壓力,而推行手機電池統一標準的最大障礙來自于手機產業界一些較大的利益相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