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末,各行各業、各個公司、各個媒體,甚至我們每個人自身都在做“年終總結”、“大盤點”。我們盤點了2009年的年度人物,盤點了2009年年度事件,總結了2009年“關鍵詞”……但是,我們仍然忽略了很多細小瞬間:一些發生在2009年,出現在我們身邊——值得我們去記憶、回味、反思,卻又偏偏沒有被我們注意、記下的瞬間。
全球電池網編輯年終特別推薦 ——《 你所未見的二00九 》!
讓我們一起記下感動,讓我們心懷感恩,讓我們學會付出——然后,笑迎全新的 2010 。
2月3日,武昌火車站,5歲的姐姐羅晶晶和2歲半的弟弟羅再華,跟著去東莞打工的父母一同擠上了春運的火車。2009年春運期間,中國共有1.92億人乘坐火車。每年這個時候為了“回家看看”,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帶著他們的孩子遷徙于農村和城市之間。(長江商報 田振龍/攝)
8月30日,云南南傘,來自緬甸果敢老街的4歲難民魯心蘭在蕩秋千。此前,果敢爆發戰事,超過1萬名果敢難民涌入中國境內云南省。(瀟湘晨報 楊抒懷/攝)
1月7日,上海,一個幼兒園課堂上,老師指導孩子們玩房地產交易游戲。目前,要讓自己的孩子就讀于上海公立幼兒園,孩子父母須擁有房產證或引進人才戶口。現實使孩子早早明白了房子的重要性。 新聞晨報 陳征 攝
2月8日,西安,來自陜西周至縣的召俊看著父母出示《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為她辦理入學手續。她將要就讀重點小學西安碑林區友誼小學。對于流動人口的子女來說,借讀費、各種需要辦理并出示的證件和融入當地社會的門檻,仍然是他們在城市就學的障礙。(華商報 鄧小衛/攝)
3月3日,武漢,蔡店中心小學學前班班主任郭炳香在河中為孩子們鋪過河石。當地姚蔡河上一座小橋08年被洪水沖垮,至今無人過問未能修復,300多孩子只好趟河去上學。(武漢晨報 石一/攝)
5月15日,北京,風華愛心希望小學,學前班的孩子正用自制灑水壺給教室灑水加濕。這所簡陋的民工小學創立于12年前,與城市中公立小學的條件無法相比。許多農民工子女即使進入公立小學,也因為對環境不適應,而重新回到民工子弟學校。(法制晚報 付丁/攝)
9月15日,長沙,凌晨5點,5歲的小毛坨躺在一輛三輪車里睡覺,做環衛工人的媽媽正在不遠處掃地。與毛坨一樣,每年中國有1200萬兒童隨父母一同進城務工。(瀟湘晨報 楊抒懷/攝)
7月17日,浙江嘉興,來自河南信陽的李風州夫婦在此以放養龍蝦為生,為了工作,全家搬到養殖場旁居住。炎炎夏日,他們的兩個孩子在草房前廢棄的浴缸中消暑,這是他們專屬的游戲。(嘉興日報 儲永志/攝)
8月13日,廣東惠州,一家養豬場被拆除后,一名小女孩拿棒子照看自己的豬。養殖業熱門之時,潼湖鎮建起了400多家養豬場,但今年8月,當地政府開始限制清理非法畜禽養殖場。 陳偉斌 攝
11月15日,貴州望謨,12歲的成真波只在睡前才舍得開燈復習當天功課,他家電費每月只有一毛錢。這個貴州貧困山區的孩子2歲時父親去世,9歲時母親改嫁。平日里他獨自帶著兩個弟弟生活。(賈代騰飛/攝)
8月2日,廣東東莞,吳樣勝親吻腦癱女兒。女兒一個月前在石龍人民醫院出生時,因醫療過失導致重度腦癱。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復雜的醫療官司、困難的治療,重壓下的吳樣勝在網上發帖表示要殺了女兒。在媒體和網友的關注下吳樣勝決定堅持下去。(東方IC/供圖)
8月29日凌晨,北京天安門廣場,一車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剛參加完第一場國慶群眾演練,倒在大巴上睡著,被緩緩載離廣場。整個國慶閱兵,共有18萬人和60輛彩車參加,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們則經過了3個月的艱苦訓練。(法制晚報 付丁/攝)
3月17日,浙江省藝校,越劇學員午飯后躺在練功房地上休息。近年來,雖然越劇班一直通過免學費等條件吸引好苗子,但戲劇的不景氣導致招生情況依然不好,更多的時候只能招收到家庭條件不好的農村孩子。他們的學習生活清苦,就業形勢也不理想。(都市快報 時鵬/攝)
9月1日,北京,來自陜西延安的崔迎載著丈夫張永紅和孩子到超市門前賣剪紙畫。她的丈夫和孩子均患“成骨不全癥”,一家三口今年5月趕路五天五夜來京求醫。剪紙是崔迎的手藝活兒,也是全家的生活來源,一張剪紙10元到100元不等,但有時卻一張都賣不出去。(法制晚報 林暉/攝)
武震,33歲,原北京花鄉醫院內科護士。2003年4月10日,因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實習期間接診SARS病人而感染SARS,現有十處骨壞死。2007年1月因股骨頭大面積塌陷,接受實驗性骨移植手術。6年之后,非典幾乎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非典期間激素的超劑量使用被廣泛認為是病人股骨頭壞死的“真兇”。(張立潔/攝)
10月31日,武漢,“暴走媽媽”陳玉蓉走破的第4雙鞋,在過去的7個月里她每天暴走10公里,只為減掉脂肪肝來割肝挽救自己患罕見肝病的兒子葉海斌。11月3日,陳玉蓉終于如愿以償,將肝臟移植給了兒子。 陳勇 攝
5月26日,江西上饒,85歲的鄭宣棟經過67年終于還清了父親欠下的舊債。1942年,鄭宣棟的父親被國名黨槍殺,留下了一萬多元的債務。后來,鄭宣棟打短工、做挑夫試圖還債,但又趕上了“文革”和自然災害,歷經67年終于把欠106戶村民的債務全部還清。 余海海 攝
12月16日,甘肅會寧,會寧二中初三學生張旭良在租住房的窗外讀書,前來縣城陪讀的奶奶張瑞華在窗下做針線活兒。甘肅會寧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不少農村家庭把供孩子上大學看做是擺脫貧困的主要出路。如今縣城里幾個規模不小的“陪讀村”中,陪讀家長已達數千。(聶建江/攝)
11月7日凌晨,湖南長沙,省兒童醫院甲流搶救病房,病人早已進入夢鄉,護士葉輝靠在病房外打盹,“我怕他一不小心把呼吸器上的管子拔掉,得通宵守著他”。在甲流肆虐的今年,不斷激增的今年,不斷激增的病例給救治一線的眾多醫護人員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和風險。(瀟湘晨報 楊抒懷/攝)
11月29日,湖北武漢,2010年公務員考試試點,考生走進考場。當日,有近百萬人參考爭奪1.5萬個公務員職位。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報考公務員。(長江日報 周超/攝)
5月30日,云南瑞麗畹町口岸,9名漂泊緬甸67年的中國遠征軍老兵跨過畹町大橋回鄉。抗戰時期,30萬國民黨軍隊奔赴緬甸戰場,戰死10余萬,數千人流落他鄉,如今終得葉落歸根。 華西都市報 楊濤 攝
9月1日,蘭州火車站,前去新疆采棉花的上千名農民工在地上睡著。為在棉花落地前搶摘完,20余萬農民工候鳥般奔赴新疆——吸引他們的,是在未來40天,通過每天十余小時的勞動,將賺到3000塊錢。(蘭州晨報 蔣生連/攝)
3月17日,武漢,一名男子正向出租車內的女性乘客下跪,懇求買份報紙。該男子家住武漢丹水池,父母離異多年,并且患有精神類疾病,一直靠賣報紙為生。(長江商報 趙瑞/攝)
6月5日,四川廣安,返鄉民工李軍在學校認真聽老師講課,因年紀偏大又缺乏技能,在沿海地區失業后的李軍返鄉后決定重回學校讀書,希望有更好的未來。由于年齡大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老師常給李軍開“小灶”。 邱海鷹 攝
9月22日,河南吉莊村,楊云華用洗衣機排水管和自行車組裝了一臺“呼吸機”,為身患重病的女兒維持生命。中國已經在農村廣泛推廣合作醫療保險,但并不能覆蓋呼吸機的治療費用。無奈的楊云華全家于是決定自己想辦法為女兒治療。
4月23日,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僅有的兩名“80后”入殮師張洋和張祺為死者整容。偏見和歧視曾令殯葬業的工作備受冷落,但隨著近幾年就業形勢嚴峻,這份冷門工作因為待遇不錯又變得槍手起來。不過對于如今的年輕人來說,選擇這一行依舊需要很大的勇氣。 (青年周末 呂家佐/攝)
網易編語:
攝影,讓你正視他人的生活
懷著莊嚴、憐憫與自省
而攝影師們正是那個偉大的中介
帶來另外一種看待2009的方式
感謝這些攝影師
讓我們看到了未見的2009
一段真正的回憶
……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