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新能源產業不是過剩而是不足
來源:網易財經 日期:2009-12-2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12月18日,上海證券在浙江溫州舉行“后危機時代的結構性機遇”——上海證券2010年投資策略會。華東理工大學能源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郭強會議上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當前面臨的問題不是過剩,而是不足的問題。
他說,中國發展經濟結構的發展,一定要建立新的發展方式,這種新的發展方式一定要強調低碳發展,就是要保護和大力發展新能源。
他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不是過剩的問題,而是不足的問題。市場對新能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到2010年能使可再生資源消費量達到能源總量110%、到2020年達到15%,這是新能源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們國內太陽能產業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風、電和光伏發電在全球名列前茅。
他表示,如果要實現2020年的減排目標,大概需要總投資3萬億。主要存在的問題:
第一,政策推動沒有形成配套體系。我們有很多新能源產業在發展過程里面,有很多是沒有配套的。政策的激勵不夠、消費市場拓展比較緩慢、市場也不大,價格行政機制還沒有完善。前期投入的成本比較高、風險比較大、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有問題的,所以政策的配套體系要形成,但現在還沒有完全形成。
第二,高成本。大家可以看一下資料,像風、電的發電成本、還有太陽能的發電成本都是很高的。整個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高成本是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成本不下來,它的發展可能就受到了抑制。
第三,產業鏈沒有形成。矛盾比較突出的就是風、電和光伏。比如說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源頭、國內企業技術水平比較低、而且規模也比較小。
第四,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利用成本比較高。我國新能源技術比較優厚,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在生物質能等研究都是比較突出的。
(編輯:全球電池網)
上一篇: 張天任:低碳交通——綠色能源驅動世界
下一篇: 王傳福 “首富”低調潛行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