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池.jpg" />
中國是手機消費大國,同樣也是手機電池的消費大國。眾所周知,手機有行貨和水貨之分,而手機電池也不例外。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手機電池,許多人又猶豫了,這么多的手機電池究竟有多少是可以信賴的呢?
原裝電池難如人愿
據有關數字顯示,原裝電池價位大多在百元左右,可是購買一塊非原裝電池卻只需要幾十元。相比之下,原裝電池的價位是非原裝電池的兩倍以上。以諾基亞為例,買一塊原裝電池大約需要二三百元;可買一塊非原裝電池僅僅需四五十元,再貴一些的也不會超過百元。可是高價位的原裝電池是不是質量就一定好于別的電池,所享有的服務就一定更優質呢?
中消協2009年發布的全國手機消費者滿意指數測評情況顯示,消費者對手機電池待機時間不足最為不滿。即便是手機原裝電池,消費者滿意指數測評也不盡如人意。
在記者隨機的調查中,聽到最多的是關于手機電池質量的抱怨,原裝電池也難以同其較高的價格相匹配。省城市民戎先生向記者表示,剛開始時原裝電池還可以使用三天左右,可是使用還不到一年的原裝電池現在連一天也難以堅持下來。按照手機“三包”法規定,手機的“三包”期是一年,但是手機電池卻只有半年的“三包”期。
名不副實的“商務電池”
調查中,省城大南門某手機配件賣場的一馬姓攤主介紹,市場上的商務電池容量大多在1000毫安到2000毫安之間甚至有些商務電所標示的容量也可以達到3000毫安。但是該攤主也表示,如此高的商務電池手機容量其實很多都存在虛標的成分。對此,省質監局家用電器產品檢測室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標準通行說法,是沒有這種商務電池的產品名稱的。手機電池容量的安全值應在1300毫安之下,如果手機容量達到2000毫安之上,無論從電池的技術和工藝上都不是很成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一些業內人士也透露,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追求超長待機,虛標電池容量已經成為不少商務電池制造商的一種潛規則。這種潛規則在山寨手機中更為興盛,為保障足夠的電量支持,山寨機企業不顧一切地追求手機電池的大容量,最終也為手機電池埋下了安全隱患。
標準滯后制約監測
省質監局家用電器產品檢測室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出具的還是2000年我國為規范手機電池的籌建標準而頒布的GB/T 18287-2000《蜂窩電話用鋰離子電池總規范》。據了解,該標準所適用的范疇也只是包括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然而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對電池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業界開始普遍采用容量更大、壽命更長的鋰離子電池。目前鎳氫、鎳鎘電池已經基本退出了手機行業。這也就意味著,鋰離子電池標準的主要測試條款還是直接延用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的,標準相對是滯后的。
省質監局家用電器產品檢測室的負責人也表示,因為目前手機電池尚沒有商務電池一說,所以市面上所標識的商務電池也就談不上質量的好與壞,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家電業內人士也指出,手機電池的可信度難以提上去,這與手機水貨、山寨機的泛濫,以及手機規格標準的不統一都有著很大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