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上游料源報價持續下滑及下游需求旺季不旺的影響,太陽能電池在2009年第1季跌破每瓦2美元后,目前報價緩步下滑至1.6~1.7美元,1.5美元叫價聲浪漸增,但值得注意的是,1.5美元至少得搭配4美元的硅晶圓才有保險的獲利空間,依目前6寸多晶硅晶圓每片4~4.5美元水位來看,電池廠又再度面臨走鋼索,得在成本及搶訂單之間找平衡。
受到上游料源報價持續走軟的影響,太陽能電池報價從2009年第1季破2美元后,面臨旺季不旺的需求特性影響,持續調降價格,2009年第2季初價格來到每瓦1.7~1.8美元,目前則為1.6~1.7美元,相較于第1季仍有達2美元水位來看,季降幅約達10~15%。
太陽能業者表示,太陽能電池每瓦在1.6~1.7美元水位,是一般電池業者對外的報價,而且偏屬于已簽定合約訂單的高價水位,若一般銷往現貨市場的價格水位,因為兩岸比價激烈,已有觸及每瓦1.5美元水位的情況,而且該水位成交量正逐步擴大中。
太陽能電池業者表示,第2季太陽能電池每瓦1.5美元被多數太陽能電池業者認為是可以預見的,只是若將轉換效率、投入的生產成本、管銷成本等一同考慮下去,目前一般的電池廠必須取得6寸多晶硅晶圓每片約4美元的料源成本,才有能力銷售每瓦1.5美元的太陽能電池。所以,以目前硅晶圓力守4美元以上的情況,多數電池廠如同在成本邊緣與賠錢搶單間提心吊膽的走鋼索。
太陽能電池業者分析,以臺系上市柜太陽能電池五虎來看,2009年第1季僅茂迪、升陽科小賺,其余包括益通、新日光、昱晶全數虧損,這凸顯電池廠面對電池價格快速下滑漸無力承受,是否會繼續認賠搶單或執行其它策略有待進一步觀察。而4月整體營收看來,部分業者旺季仍有較淡季呈現衰退的現象,是否隱含業者有"拒賠"進而舍營收成長以維持穩定獲利的堅持?則有待獲利了結見曉。
太陽能業者認為,上游現貨料源價格若持續下滑,電池端價格再下探的機率就高,但近期多晶硅現貨價格停留在每公斤80~90美元后,出現短暫性的穩固現象,這是否有助于太陽能電池廠穩固維持價格在每瓦1.5美元的水位,十分值得觀望。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