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州麗廷鳳凰山莊開張,各項設施正在完善,這兩天,酒店考慮在大堂、員工餐廳設幾個廢舊電池回收箱。行政辦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這是給員工及顧客營造一個環保的環境。
環保善念,值得推崇,但市環保局表示,干電池的生產工藝早已脫胎換骨,我們平時用的5號、7號電池等,無需再送至專用回收箱,可以直接扔進垃圾桶了。
“攢下兩三公斤的干電池,不敢扔。”
5年以來,家住路橋翼文苑的何奶奶,收集起家里的每一枚廢舊電池,裝進布袋里,放在樓下的車庫里。
“現在稱稱,應該有兩三公斤了。聽說廢舊電池挺‘毒’的,放在家里不放心,亂扔又怕污染環境。”何奶奶說,以前也專程送到環保部門,但環保部門說,收了,最終也是當一般垃圾扔了。
椒江建設新村在四五年前,也設有廢舊電池回收箱,最后無疾而終。建設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回憶,剛設立的時候,還對居民做了一番宣傳,大家的積極性也挺高,尤其是小孩子,有的是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送來廢舊電池。最后,收集了一大袋,環保局卻不肯收,這事就做不下去了。
市環保局表示,廢舊電池回收,基本上是社會各界自發倡議的。廢舊電池處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藝,臺州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如將廢電池集中在一起,重金屬總含量必然增大,這樣反而容易造成集中污染。
干電池已“戒毒”
“一節紐扣大的電池放在水里,會污染60萬升的水,放入土壤里,會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時至今日,許多市民仍篤信,廢舊電池污染嚴重。昨天,市環保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主任林勤耕為其撥亂反正:“這些罪狀,早就是過去時。”
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工藝的發展,污染和廢棄物的情況在隨之改變,人們的環保行為也應與時俱進。林勤耕表示,過去,宣傳要對廢舊干電池進行回收,主要是因為干電池中含有汞、鉛等有毒有害的重金屬。后來,干電池的生產工藝逐漸改變,污染危害程度大大降低,目前,正規廠家生產的干電池已達到低汞、低鉛甚至無汞、無鉛的環保質量要求,對環境的污染可以忽略不計。
干電池“戒毒”,并非一蹴而就。2002年1月1日起,國家禁止在國內生產汞含量大于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經銷汞含量大于電池重量0.0001%的堿性鋅錳電池;從2008年6月6日起,廢舊鎳鎘電池和氧化汞電池從《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上消失。
可充電電池、扣式電池是回收重點
國家不鼓勵集中回收廢舊干電池,允許其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但對可充電電池、扣式電池,依然利劍高懸。其中包括汽車和電動車電瓶的鉛酸電池、紐扣電池和老式手機的充電電池。
現在,開汽車的多了,開電動車的也多。環保局專家指出,汽車電瓶、電動車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包含鉛和硫酸,是不折不扣的“危險分子”。蓄電池中的酸液含有鋅、錳、鎘等多種重金屬,如若不慎處理,這些含有重金屬的有害酸液可直接進入了下水道,進而滲透到地下水中,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林勤耕提議,消費者應該將這些廢棄電池送到銷售商店或廢品回收站,由專業處置單位進行科學處理。
